
築夢康橋 壯遊台灣
920公里
文/ 1003 魏子婕
單車環臺,是看了許多單車遊記之後,一直放在心中卻沒有勇氣實現的夢想。在我內心深處,一直深藏著這個疑問,那就是我能否可以憑著這雙腳,一步一步踏完這趟旅程。就這樣,一年接著一年過去了,終於在今年的四月,透過學校的圓夢之旅,完成了這個人生小目標。
在正式進行車訓前,對離開地面有恐懼的我來說,踏上腳踏車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為了這次的圓夢起初加入了單車課間社團,從零開始學習,歷經了無數次的心理掙扎後,最終還是成功踏出了第一步。騎上單車雙腳離地且游刃有餘的感受,在前進的速度裡,尋找陌生的平衡感,這是我第一次騎上腳踏車的故事。
時間很快,經過密集辛苦的單車行前訓練後,終於在2021年的4月19日開始了這次圓夢旅程。第一天出發日,以初學者的體力來說,能騎完第一天的北宜公路,真算是一件奇蹟了,因為我騎的登山車型號較大,阻力較強,在這種情況下無疑是雪上加霜,艱苦渡過了前面幾天,雖感到疲累但總能在同學間得到鼓勵,原本以為咬咬牙能撐過這十二天,卻沒想到後面的路程迎來了更多的挑戰。


最痛苦的回憶算是第五天的壽卡路段了,不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累積了許多疲憊,使原本困難的行程感到更加難以完成,經過連續12公里的上坡,不僅已感覺精神崩潰的狀態外,騎乘過程中臉上早已沾濕了淚水,掉隊到整體單車隊伍的最後方,前面卻仍有永無止境的山路,讓我在每次停下來休息時就流淚一次,當時很嫌棄自己為什麼如此不經考驗,甚至開始有 "如果當初沒來參加就好了" 的念頭,結束那天的騎乘後,回到飯店前的記憶都是模糊,唯一能證明我騎完的證據就是全身的痠痛、及疲累不堪的心,這就是台東壽卡留給我深刻的印象與回憶!
「同學,麻煩靠邊讓我們超車,然後跟在我們班後面」,因為容易落隊的緣故,一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與班導或副導騎車,常常無法隨著班級一起完成這圓夢旅程,算是心中一點小遺憾。當然,一個人騎乘的優點可以心無旁鶩地感受周圍的景色變化,「子婕,抬頭看看景色啊」,這是秀卿老師在身旁鼓勵我時常說的話。感謝老師在身邊的鼓勵與提醒,不然就會錯過台灣許多無人知曉的美麗景色,然而,最美的卻不是知名觀光景點,而是當地人的日常風光、包括一望無際的天空與海交界線、花東縱谷一片片翠綠的田園、東部蔚藍的海岸,台南官田綠油油的水池菱角田、苗栗海岸邊一整排的風力發電風車、雨天霧茫茫中的西螺大橋...等一切都美的很不真實,一步一步踩著踏板環繞全臺灣,讓我們可以慢慢隨著自己的腳步欣賞台灣之美,單車上看到的風景似乎更加的單純,深刻感受這十二天的辛苦一點都沒有白費。
旅途中另個收穫,則是台灣人親切的人情味了,如東部人民的熱情、挖土機與砂石車司機,親切的加油聲,隨著對我們豎起大姆指,讓我們在東部頂著大太陽辛苦爬坡時,滿載著滿滿的動力,西部鄉村間沿路人們的加油與鼓勵,讓我們在迎面的強風與豪雨下騎車,彷彿得到了一股堅持的力量,台灣人的親切與愛心,在這次單車環臺的旅程中體會更深!
沒有嘗試過的事情,似乎都覺得很難,騎單車好像也是這樣,騎到荒山野嶺的地方,想回頭都沒辦法,再累再熱都只有硬著頭皮騎下去。回想過去十二天的活動,我依舊無法相信,當初搖搖晃晃的初學者,居然靠著意志力,一步步把繞了台灣一圈,這920公里帶給我的,不僅是寶島每一處的美景外,滿滿的人情味,更引領我找到了屬於自己滿滿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