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學校登百岳才能領畢業證書
培育文武雙全的社會菁英

2019年05月30日 文/許佩玟

  挾帶教材出版、教育研究10多年能量,自2002年創校的康橋國際學校,從幼兒園和小學開始,逐步完備到高中的一貫學制,創造出以中、英雙語為主,重視多元學習和體能培養,到玉山或雪山領畢業證書的國際學校,創辦人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李萬吉是基於什麼樣的理念擘劃了這樣的特色教育?讓我們走入他的教育藍圖裡。

有教育界「鐵人」之稱的李萬吉董事長,每天跑10多公里路,輕鬆完成51.5K標準鐵人賽事。

創造吃苦環境 培養毅力+勇氣

  早年一些對臺灣教育體制不滿的家長,多將孩子送往國外當小留學生,但因年幼需有人照顧,每每造成父母一人留守臺灣、一人陪伴孩子出國念書,影響家庭生活,李萬吉的兄嫂當年就面臨這樣的難題,觸發他興校的動機。

  他起心辦一個以雙語為主軸,將中文、英文都學好的學校。愈低年級,英語的學習比重愈重,以小學為例,約占40-50%的份量,語言使用強度較低的科目,如音樂、美術、體育等用英文來上課;而數學、社會、自然等以中文來教授,降低孩子學習的挫折感。所聘的外籍教師重在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閱讀寫作等課程則多由中文老師授課,以便於與家長溝通。

  除了語言工具的培養之外,出身后里鄉間、從小幫忙農務的李萬吉認為,現今在都市長大的孩子缺乏吃苦的環境,因此創造諸多課程或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毅力、挫折容忍度與勇氣。

康橋學子在合歡山頂上吶喊蛻變宣言,透過登山活動學習高峰經驗,學會敬山、淨山、靜山,並在過程中學習與自己對話,堅持朝目標前進。

攀登高山領畢業證書

  例如小學畢業的登山領畢業證書,早期是登玉山,近年因玉山入山申請不易,改爬雪山,攀爬前固然有跑步、長泳、登山訓練等體能培訓,以及安排專家傳授登山常識與技巧、野外急救等等的學習,更重要的是3天的攀登過程,除了第1天的高度適應外,後面2天得背負自己的飲水糧食,攀爬陡峭、崎嶇的山路,經過吃苦的歷程,在高山上領到畢業證書,除了成就感外,更重要的是藉此培養毅力和勇氣。

  今年5月初,是第11年攀登雪山,從去年10月就開始進行訓練。李萬吉對此非常重視,每年都會親自伴隨一梯學生一同登頂,頒發畢業證書,與畢業生合影。八年級生則攀登合歡山群峰。

李萬吉每年都會陪同康橋的孩子一同登山,並於雪山頂上頒發畢業證書給康橋小六生。

  臺灣屬於海島國家,四面環海,怎能不會游泳?因此在康橋各校區都建置游泳池,小學畢業學會4種泳式的學生占92%,九年級有泳渡日月潭的挑戰,騎單車壯遊臺灣則是高一學生的「成年禮」。透過體能目標,或結合地理景觀、動植物觀察與學習,或結合國文課程教學與專題研究,這些是康橋菁英課程重要的一環。

  李萬吉認為,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為九年級學生規劃的「一帶一路教育旅行」,從行前研究到實地走訪絲路戈壁,兩岸的康橋學生在敦煌會師,透過團體教學、小組合作、浸潤式文化體驗等方式,進行專家講座、紮營篝火、沙漠徒步、邊關貿易、學校交流等課程內容,讓學生能更深刻的認識一帶一路的經濟文化政策,未來成為有思想的國際社會菁英。

  李萬吉認為,一個人學習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是最容易做出成就的,因此相當重視並引導學生興趣的探索。

康橋重視游泳課程,每個學生在九年級時都能完成泳渡日月潭,長泳3,300公尺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