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夢語-缺少志向難以成才

2018年03月20日 中國時報/李萬吉(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近期是各級學校的招生季節,同時也開始進入企業校園徵才的旺季。許多大學每年都會辦理各式的輔導就業活動。有些知名大學的校園徵才博覽會規模更是像個嘉年華,不僅廣邀企業擺攤,還得安排各種節目表演、餐車美食,甚至抽獎活動,就是想吸引更多學生參加,衝衝現場人氣!

  這兩年因擴大兩岸辦學規模,學校對師資及行政人力的需求增加,也開始積極參加這些徵才活動,應該是校園徵才博覽會中極少見的企業型態。雖然詢問度無法和知名大企業相比,卻讓不少徬徨的大學生發現他們未曾想過的工作場域。

  在徵才活動中不難發現,許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未來的工作仍毫無想法,沒有方向。他們只抱著聽看看的心態,甚至是衝著摸彩活動來湊熱鬧。顯示這些年輕人並未做好步入職場的準備,對自己的專業沒有信心,對未來發展沒有目標,不免更讓人對台灣人才的競爭力感到憂心。

  這些現象不能完全怪學生,學校教育應該要負更大責任。長期以來,中小學偏重學科學習,適性教育的觀念常常只用在學業表現較差的學生,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讀書以外的出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總被期待先提高大學考試分數,只要成績夠好,選擇就多。長期輕忽生涯發展教育的結果,學生不了解自己的興趣,不清楚大學科系的專業發展,也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設定目標。反正考上了就去讀,讀畢業了再說。

  這些年輕人所面對的未來,是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許多機會稍縱即逝,不容他們躊躇猶豫。學校應積極協助他們認識自己、探索未來,越早確定志向,才能在職涯發展上搶得先機,並邁步向前。否則,消磨的不只是下一代的競爭力,更是台灣社會的生命力!